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7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旬 刊
邮发代号:14-269
每册定价:2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kxjscxzzs.cn
投稿邮箱:kxjscx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保持“自强不息”的奋斗姿态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7日

“自强不息”典出《易经》,原文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宇宙不停运转,人应该效法天地,永远不断地前进。自强不息历来是中华民族鲜明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几千年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源泉。从《楚辞》中的“惩连改忿兮,抑心而自强”,到《论语》中的“不怨天,不尤人”,到明代胡居仁所著的《居业录》提出“一息尚存,此志不懈”;从“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等神话传说故事,到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范仲淹的断齑画粥……这些都生动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品质。

习主席深刻指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的顽强意志,以自强不息的奋斗姿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宋史》有云:“外有敌国,则其计先自强。自强者人畏我,我不畏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立足点在于自立自强走好自己的路。历史事实证明,人类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带领人民创造性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大规模开展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实现了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跨越。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摸着石头过河”,带领人民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新的历史性跨越。新时代十年来,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从“落后时代”到“赶上时代”再到“引领时代”,我们党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团结带领人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把国家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使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从积贫积弱一步一步走到今天的繁荣发展,靠的就是一代又一代人的顽强拼搏,靠的就是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长征途中,红军将士在没有物质保障和后方支持的条件下,在超越生命极限的恶劣自然环境中,夺关隘、渡险川、爬雪山、过草地,栉风沐雨,饮苦若饴。这种自强不息的奋斗姿态,不仅印刻在“风雨侵衣骨更硬,野菜充饥志越坚”的红军将士身上,也展示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映照在“杀出一条血路来”的改革开拓者身上,定格在1800多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献出宝贵生命的党员干部身上,体现在面对新冠疫情坚守岗位、一往无前的医务工作者身上。习主席指出:“保持定力,增强信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关键。”新长征路上,我们还会面临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只要始终以自强不息的奋斗姿态干事创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为任何干扰所惑,立足自身岗位把工作一件件做到位,把任务一项项完成好,就一定能实现既定的奋斗目标。


杂志社地址:中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和兴商厦A-2603(1506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