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7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旬 刊
邮发代号:14-269
每册定价:2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kxjscxzzs.cn
投稿邮箱:kxjscx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系统完善国家安全法治体系和战略体系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24日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安全法治建设方面取得重大进展。但是,与我国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需求相比,国家安全法治化水平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一些重点领域如太空安全、深海安全等领域立法还处于空白,国家安全立法体系化程度还不足。新征程上,要根据国家安全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继续推动重要领域国家安全的立法,从整体上加强国家安全法治建设。重点是要以国家安全法为重点,全面梳理和推动国家安全重要领域的立法工作,高度重视太空安全、环境安全、深海安全等具有新兴战略意义领域的安全立法。严格国家安全执法,加强对国家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执行的检查监督工作,保障国家安全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保证国家安全公正司法,加强办理危害国家安全案件的沟通和协作。

党的二十大把完善国家安全战略体系作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任务。随着国际形势和国际环境的急剧变化,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的不断丰富,国家安全领域不断拓展,需要从更广的范围对国家安全目标和方向进行规划。要高度重视国家安全战略对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作用。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根据国际形势变化健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强化国家安全战略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将国家安全战略切实贯彻落实到国家安全的各领域全过程,从宏观的视野去认识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增强国家安全战略的全局性和系统性。贯彻落实国家安全战略,必须加强对国家安全战略和国家安全利益的研究,紧紧瞄准国家安全重要领域,根据不同安全领域的重要性配置国家战略资源,通过国家安全法治力量,保障国家安全战略能力制度化、可持续。

切实增强维护重点领域国家安全能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定维护国家政权安全、制度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确保粮食、能源资源、重要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加强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维护我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维护海洋权益,坚定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政治安全攸关党和国家安危,是国家安全的根本。政治安全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前提,是全面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根本要求。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首先必须坚定维护政治安全这个根本。没有政治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更没有人民安全。要高度重视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必须强化经济安全能力建设,防范化解金融、房地产、政府债务、人口老龄化、社会分化等领域的风险,切实维护经济安全。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确保粮食安全。努力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快补齐在工业制造、信息技术、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核心技术方面的短板,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强化科技安全能力建设。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确保能源安全。处理好国际环境和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带来的影响,防范化解外部环境重大风险,确保海外利益、机构和人员安全。

大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

新时代新征程,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高度重视和切实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重大风险。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切实贯彻落实好“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和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切实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坚决贯彻党中央关于深化应急管理体制改革的决策部署,加强中央层面统筹协调综合应急管理制度建设。以大安全大应急框架为目标强化统筹领导、优化部门协同,推动应急管理系统内部深度融合,切实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推进完善法律法规架构,严格应急管理执法,推进应急标准建设,不断健全应急管理法治体系。健全应急预案体系,落实各环节责任和措施,高度重视应急预案演练,强化应急预案演练的实战性,通过预案演练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有效遏制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等重特大安全事故。提高食品药品等关系人民健康产品和服务的安全保障水平。提升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治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增强公共安全能力。


杂志社地址:中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和兴商厦A-2603(1506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