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看书阅报、参加合唱团排练、带孙子参观迷你科普馆……自从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周六日对外开放后,家住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关上街道小街社区的孙正荣周末多了一个新去处。
“服务中心离家近,来这里既能休闲学习,还能咨询、办理便民服务。”孙正荣说。
为构建开放、集约、共享的党群服务中心,今年以来,官渡区围绕群众需求,集成化配置服务功能、全方位盘活服务力量、健全运行机制,试点开展12个便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提升街道社区的便民服务能力。
整合资源
空间开放全天候
吃过午饭,昆明医科大学学生李云菲准时来到官渡区太和街道北京路党群服务中心。“多多,我要一杯咖啡,谢谢!”和门口咖啡屋的服务员多多打了个招呼,她进去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坐下,看起考研书籍。
在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实习的李云菲,是北京路党群服务中心城市自习室的常客。“午休时间短,回学校来不及。这里离医院只隔了一条马路,来这看书、休息很方便。”起初,李云菲担心这是办公的地方不给外人进,没想到工作人员告诉她,服务中心对外开放,中午也不关门,让她放心来。
北京路党群服务中心位于昆明市主城区,周围有医院、商场、办公楼,人流密集。太和街道党工委组织委员张志邦介绍,结合服务中心的区位特点,街道将阅览室改造为城市自习室,既避免了空间浪费,也给市民们提供一个“闹中取静”的休憩场所,每天来自习室看书学习的市民有10多人。
除了城市自习室,北京路党群服务中心还专门划出一块区域,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打造全市首家由自闭症患者家庭运营的咖啡屋,目前有5个家庭参与其中,23岁的多多就是其中之一。
“街道免费提供场地,孩子们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价值,逐渐融入社会。”多多的妈妈李爱萍说,来咖啡屋工作后,多多的情绪变得稳定,生活也规律起来。
开放资源、激活功能,是官渡区打造便民党群服务中心的要求之一。在小街社区447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里,用于办公的面积只有70平方米,其余空间全部为公共服务区域,设有便民服务大厅、公共法律服务站、图书阅览室、心理咨询室等10余个功能区,满足群众多样化、差异化的服务需求。
昆明市官渡区委基层党建办主任刘强介绍:“建设便民党群服务中心,就是要开放更多资源给群众,不断完善服务功能,把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为‘一体多能’的为民服务阵地。”
盘活力量
服务供给常态化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习认识图形,老师先带大家玩一个图形单词对对碰的小游戏。”一场少儿英语角活动在官渡区金马街道凤凰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举行。20多个小朋友围坐在一起,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做起英语小游戏。
“社区在调研中发现,居民的托幼需求很高。我们就组织英语角、亲子手工制作、趣味运动会等少儿活动,把托育服务免费提供给社区居民。”凤凰山社区居委会主任魏立宁说。
不只少儿活动,居民茶话会、乐器培训班、“幸福家庭小课堂”直播……凤凰山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活动可谓丰富多彩,今年以来累计组织活动86场次,服务4000余人次。凤凰山社区有常住人口5000余名、流动人口4.5万名,社区干部只有20人。20人服务5万人,是如何做到活动不停、精彩不断的?
“我们有一支力量强大的志愿者团队。”魏立宁口中的志愿者队伍,叫“金小马”志愿服务队。团队吸纳了辖区内的机关单位、企业、社会组织、社区居民共560余人参与,通过调动各类志愿服务资源和力量,服务群众需求。
以少儿英语角为例,凤凰山社区和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学院达成共建合作协议,吸纳该校青年志愿者协会的20多名学生加入志愿者团队,在周末开展英语角和环保、安全小课堂活动10余期,服务家庭100余户。
为了提高志愿者参与服务的积极性,社区还梳理整合辖区超市、培训机构等10家商户,作为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示范点。志愿者可以用志愿积分进行消费,参与志愿服务的社区居民也能用积分兑换社区举办的培训服务。如今,在凤凰山社区,一条志愿服务信息发到微信群,不到半小时就能完成志愿者招募。
“全方位盘活街道社区的服务力量,加强服务供给,不断扩大党群中心的服务面,形成活动常态化、形式多样化的服务新格局。”刘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