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7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旬 刊
邮发代号:14-269
每册定价:2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kxjscxzzs.cn
投稿邮箱:kxjscx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抗旱保丰收 科技提单产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9月25日

无人机飞过,水雾均匀喷洒。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抗旱小分队深入田间,指导“一喷多促”。“不到2个小时,300多亩玉米喝足了‘营养液’,促增长、促灌浆、保产量。”东乐镇城西村种植户黄国荣说。

农机隆隆驶过,圆滚滚的马铃薯从土里“跳”出。白银市景泰县万亩马铃薯基地迎来丰收。采收、分拣、装袋,平均每天有600多吨马铃薯从这里运出。

从河西走廊到陇中大地,再到陇上江南,秋粮进入生产关键期。今年6月以来,河西及中部地区旱情蔓延。甘肃省一手抓抗旱减灾,最大程度降低损失;一手抓田间管理,统防统治,稳长促壮,以丰补歉。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甘肃省千方百计挖掘粮食增产潜力,粮食总产量保持在1200万吨以上,从2019年开始,实现从粮食产销平衡省到净调出省的历史性转变。

全力供水,抗旱保产

河道来水偏少、水库蓄水减少……面对严峻旱情,甘肃省各地各相关部门全力调水供水、加强监测调度、优化技术服务,最大程度减轻旱灾损失。

一本“用水账”,水利部门算了又算。“我们灌区紧急调来45万立方米灌溉水,3个乡镇均分,能满足1.2万亩农田用水。”武威市古浪县古浪河水管处东干渠水利管理所所长麻海石说。

连日来,管理所员工昼夜值守,精细配水。“我们及时开闭闸门,精准放水,把来之不易的水用在刀刃上。”麻海石说。目前古浪河灌区每天配水量约为6万立方米。

在土门镇三关村,打井现场,机器轰鸣。土门镇农业农村综合服务中心主任杨发东说:“2个专班全力作业,开挖两口应急井,为大家伙儿多补充水源。”

三关村村民严培宗说:“玉米已浇上灌区‘保产水’,接着还能用上应急井水,这一茬庄稼保住了。”

一本“粮食账”,让农民心里有了底。“6亩麦子,7月收完,亩产800多斤;7亩玉米,预计亩产1500斤,稍有减产,算大账还是丰收。”严培宗说。

目前古浪县农作物受灾面积38.6万亩,占播种面积27%左右。古浪县水务局副局长王岳亭介绍:“我们千方百计调水找水,878眼机井满负荷运行,27眼应急机井加紧开掘,协调景电二期工程较去年同期新增调水300多万立方米。”

全力供水,抗旱保产。甘肃省水利厅水旱灾害防御处处长贾珺奎介绍,水利部门统筹保供和保灌,加大骨干水利工程供水,加快建设抗旱机井。目前景泰川电力提灌工程、引大入秦、引洮供水等重点工程供水14.79亿立方米,灌溉面积1162万亩(次)。全省已开工打井320眼。


杂志社地址:中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和兴商厦A-2603(1506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