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7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旬 刊
邮发代号:14-269
每册定价:2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kxjscxzzs.cn
投稿邮箱:kxjscx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环境史学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11月27日

新时代以来,我国环境史学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征程上,环境史学要进一步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在返本开新中不断取得新进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环境史学,为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学术支撑。

  

  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引领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不断彰显,我国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推进,我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规律性认识也在不断深化。在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伟大实践中,我国环境史学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不断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呈现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新时代新征程,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和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谱写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要求环境史学进一步发挥功能、作出贡献。

  加强多学科综合研究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也是一门历久弥新的学问。每当人类面临新的挑战、遭遇新的难题,就会回溯历史、探索根源、寻求启示,新的历史观念、研究领域、学科范式、编纂类型等因此不断涌现。环境史学,就是历史学家面对生态环境变化,把人与自然关系作为新的史学主题,在透过时间纵深探查生态变化缘由的过程中产生的。可见,环境史学是由人类实践发展和现实环境变化催生的,也是史学自身合乎逻辑的演进。

  环境史学的出现,意味着历史研究领域的极大拓展,同时推动历史叙事和解读方式的系统更新。历史学家突破固有视域的局限,跨越人文社会科学的边界,把观察和审视的目光投向自然世界——天空、大地、河流、海洋、气候、生物、矿物……综合运用生态学和众多相关学科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讲述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互动、因应的既往故事,梳理各种自然力量、其他生命形式、有机和无机物质随着人类活动而不断展开的生命联系,揭示自然系统与人类系统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和协同演化的复杂过程,评说其间的利弊和成败,并且重新解读人类自身的历史。可见,环境史学拥有显著不同于以往史学门类的主题、旨趣、视域、目标和方法,可以总结为“自然进入历史,人类回归自然,取百科之道术,求故实之新知”。

  任何一门新兴学术都不可能凭空产生,都要基于过去的学术积累。环境史学的许多具体课题,前人早就有所关注。百余年来,考古学、历史地理学、古生物和古人类学,农牧林业史、水利史、气候史、灾荒史、疾病史等领域更是愈来愈广泛地涉及历史上的人与自然关系,成果已然十分丰富。因而,环境史学要做的是因应时代需要,围绕人与自然关系这一主题,对这些前人的成果进行吸收、归集、研究,形成更具统合性的问题意识、叙事结构和研究方法。环境史学是多种学术脉络和知识谱系交汇形成的一门博综天人之学,其研究对象和范围跨越自然与社会两大领域,其关涉问题具有空前的广域性和复杂性,是名副其实的多学科综合研究。


杂志社地址:中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和兴商厦A-2603(1506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