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物价关系经济运行,影响百姓生活。国家统计局10日发布数据,6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2%,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6%,继续保持温和上涨;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同比下降0.8%,降幅比上月有所收窄。国内物价走势总体稳定。
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CPI环比季节性下降——
6月份,CPI环比下降0.2%,降幅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同比上涨0.2%,涨幅比上月回落0.1个百分点。“6月份,消费市场供应总体充足,全国CPI环比季节性下降,同比继续上涨。”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董莉娟说。
在我国CPI“篮子”商品中,食品占比较高。6月份,食品价格由上月环比持平转为下降0.6%,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11个百分点。食品中,部分应季蔬果和水产品集中上市,鲜菜、薯类、鲜果和虾蟹类价格分别季节性下降7.3%、4.8%、3.8%和2.4%,合计影响CPI环比下降约0.25个百分点。
值得注意的是,受供求关系影响,6月份,猪肉价格环比上涨11.4%;同比上涨18.1%,涨幅比上月扩大13.5个百分点。
“经历长期全行业亏损之后,猪肉价格从4月份开始同比转正。”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说,结合前期产能调减情况和当前猪价走势综合研判,下半年猪肉价格仍将总体保持温和上行态势。不过,猪价大幅上涨的可能性比较小。
从非食品价格看,6月份,非食品价格环比下降0.2%;同比上涨0.8%,涨幅与上月相同。
董莉娟介绍,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国内汽油价格环比下降2.0%;受“618”促销等影响,汽车、家用器具、文娱耐用消费品价格降幅在0.8%至1.3%之间;临近暑假出行增多,交通工具租赁费和飞机票价格分别上涨6.4%和2.5%。
统计数据显示,1至6月平均,CPI比上年同期上涨0.1%。
“上半年CPI总体呈现低位温和回升态势。据测算,上半年食品价格对CPI的拉跌影响在0.5个百分点左右。如果剔除食品项,CPI非食品项运行总体平稳,近三个月均在0.8%以上,较一季度回升0.1个百分点,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在0.7%上下波动,反映宏观经济供需总体平衡。”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刘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