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7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旬 刊
邮发代号:14-269
每册定价:2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kxjscxzzs.cn
投稿邮箱:kxjscx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西部脱贫地区“5年过渡期”一线观察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1日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动态监测、精准施策、东西协作……进入过渡期以来,我国始终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牢牢守住了脱贫地区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强产业、稳就业、促增收……从八桂大地到云贵山区,从内蒙古大草原到青藏高原,一揽子帮扶政策带来的变化正逐渐转化为脱贫地区群众的美好生活。


如今,站在关键节点上,脱贫地区干部群众鼓足了干事创业的热情,以更加昂扬的奋斗姿态,积极开创百姓富、生态美、产业兴的未来新图景。


底线更牢:动态监测精准帮扶显实效


去年1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山体滑坡自然灾害给地处我国乌蒙山深处的云南镇雄县塘房镇凉水村带来不小的损害。


村民陈朝举一家面临因灾致贫的风险。“看到家乡受灾严重,当时特别绝望。”一年多过去了,每每回想起,陈朝举仍心有余悸。


抢险救援全力以赴,防范因灾返贫致贫风险也是重中之重。


镇雄县委书记肖顺兴说,各级迅速启动应急救援机制,根据群众受灾情况分类管理。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及时制定“一户一策”,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

低保救济、生活补助、住房保障……包括陈朝举在内的当地13户受灾群众均纳入动态监测帮扶。


今年1月,他们相继搬进县城的安置房,生产生活又重新回到正轨。“政府救助解决了不少困难,我们有信心把日子越过越好。”陈朝举说。


一直以来,因病致贫、因灾致贫、因学致贫是我国脱贫地区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记者在调研中了解到,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关键在于开展动态监测,实施精准帮扶。


春天的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天气还略有寒意,保康镇白吉来嘎查村民王淑河的内心却很温暖。

铡草、投料、铲粪……一大早,她便在自家牛棚里忙碌着。这些年,虽不平顺,但纳入监测帮扶以来,一家人的生活更有盼头。


丈夫罹患白血病,丧失劳动力,女儿又在上大学,养家重担全压在王淑河一人身上。“有段时间,家里简直‘揭不开锅了’。”王淑河说。


一筹莫展之际,当地帮扶干部及时将其纳入监测帮扶。“政府提高了大病救助力度,一家人经济压力缓解了不少。”王淑河说,帮扶干部还给女儿申请了3000元助学金,并联系爱心企业捐赠了2头能繁母牛,生产生活更有保障。


科尔沁左翼中旗农牧局副局长任国恩说,只有健全防返贫动态监测体系,不断完善帮扶机制,才能确保脱贫人口不返贫、非贫困人口不致贫。


这些年,贵州坚持“四个不摘”政策延续,通过建立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帮扶机制,形成了横向汇集14个部门23类数据,纵向贯通“省市县乡”四级,具有“防漏”“防错”双向预警核查功能的动态监测系统。

贵州省思南县委书记龚仆介绍,全县利用该系统按月调度监测有关重点人群,确保应帮尽帮。截至去年底,全县累计识别监测对象2948户、11384人,风险消除率达62.92%。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兴旺表示,目前,全国超过六成的监测对象已稳定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其余也都针对性落实了精准帮扶措施,牢牢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的底线。


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国累计帮扶534万名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对象稳定消除风险。2024年前三季度,全国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384元,比上年同期实际增长6.5%。

协作更强:多元助力促发展


春日的校园,鸟语花香,书声琅琅。


课间,位于贵州的纳雍天河实验学校的操场上,随处可见孩子们奔跑嬉戏。看着一张张灿烂的笑脸,校长郑蕙倍感欣慰。


作为东西部协作的重要帮扶项目,广州市天河区投入4250万元在纳雍县援建了这所学校,极大改善了这个曾经贫困程度很深的山区小城滞后的教育面貌。


“不仅帮助建学校,天河区还派遣教育骨干到学校任教、管理,把东部地区先进教育理念植入进来,让脱贫地区的孩子在‘家门口’也能享有优质教育资源。”郑蕙说。


教育扶贫是切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抓手。这些年,为了系统提升纳雍县义务教育水平,双方还探索建立了“纳雍天河教育集团”,多所学校纳入管理,实现师资共享。


粤黔携手,远不止这些。从产业培育到招商引资,从劳务输出到消费扶贫,在黔山秀水之间,广州市这些年对口帮扶给贵州带来的变化实实在在。

闽宁同行、滇沪协作、苏藏联动……过渡期以来,东西部协作持续深化,东部省(市)人才、资金、资源等不断向西部脱贫地区汇聚,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广西资源县也是东西部协作的受益者。2024年,该县在深圳市支持下组织企业相继参加了广州、惠州等地农产品交易会,共签约41个涉农项目,签约金额超1.68亿元。


“去年,10多家企业携带130款产品亮相深圳展会,现场销售额达496.95万元,对全县产业带动很大。”该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刘堂雄表示。


进入过渡期以来,东西部地区双向奔赴,互利共赢。


近年来,新疆抢抓江苏对口帮扶机遇,增加劳务输出,促进群众稳岗就业的同时,也为江苏多地输入更多劳动力。

“今年外出务工,政府给予很多支持,不仅岗位稳定,还能接受技能培训,找工作更容易。”在江苏务工的新疆乌恰县村民买买提吾拉依木·赛买提说。


通过开展劳务协作,加强技术培训,不少外出务工群众逐渐从“临时工”成长为“职业工”,也缓解了东部用工荒、招工难。


随着东西部协作不断深化,我国城乡融合、区域协同也不断加强,脱贫地区逐步形成了“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社会协同”的多元协作格局。


日子更好:智志双扶强动力


春暖花开,青藏高原生机盎然。


这段时间,拉萨市堆龙德庆区古荣镇那嘎村村民扎西多吉正在忙着栽种青稞。“村合作社带动发展特色种植、养殖,我独自承包了9亩多地种植青稞、豌豆,一年不仅增收3万多元,还能参与合作社分红。”这位朴实的藏族大哥话语里透着喜悦。

那嘎村曾是当地经济最薄弱的村。为了激发脱贫群众自主发展内生动力,当地一手抓党建,一手抓生产。


近年来,堆龙德庆区以那嘎村为主整合了镇上6家村级合作社,成立了那嘎庄园商贸有限公司,以规模化种植、养殖、销售当地农特产品带动村民致富。


该区区委书记石运本说,村民是巩固脱贫成果的主体,既要加强基层党建引领,激发他们想干事、愿干事、干成事的热情,也要想方设法搭建发展平台,拓宽他们的增收渠道。


在巩固脱贫成果的过程中,脱贫群众既是精准帮扶的对象,也是致富发展的主体。只有最大限度增强脱贫群众持续发展的能力,最大程度激发他们自力更生的动力,才能实现共同富裕。

党建引领、宣传教育、技能培训……进入过渡期以来,各地在不断夯实脱贫基础的同时,积极加强“扶智”与“扶志”相结合。不少人逐渐摆脱了“等、靠、要”思想,从“要我脱贫”转变为“我要脱贫”。


今年27岁的周泯利在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工作。来自江津区高屋社区贫困单亲家庭的她,是当地实施智志双扶的受益者。如今,她每月6000多元工资,一家人生活越来越好。


这些年,她和母亲不仅享有低保,还申请了廉租房。在最困难的时候,帮扶干部的关心更坚定了周泯利继续读书的决心,在持续的教育资助中考上了医科类大学。


“政府的帮助给我创造了很好的机会,但选择过什么样的生活,更取决于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周泯利说。


杂志社地址:中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和兴商厦A-2603(1506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