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编系统入口
期刊信息
本刊声明
编辑部公告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法治是安邦固本的基石,现代化任务越是艰巨和复杂,越要厉行保障和维护人民利益的法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作为全面依法治国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把为人民谋幸福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价值,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坚持法治的根基在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依法保障人民权益,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法律制度、每一个执法决定、每一宗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提出“人民幸福是最大的人权”,健全人权法治保障机制,推动尊重保障人权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环节实现全链条、全方位覆盖。这些都体现了法治中国建设的价值取向,在实践中得到充分贯彻。
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要求新期待,以法治之力增进人民福祉。习近平法治思想以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法治改革与创新的逻辑起点,将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新要求新期待作为新时代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系统研究谋划和解决法治领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加强保障人民权益相关立法。如颁布实施民法典,加强教育培训、食品药品、生态环境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现代公共法律服务体系。积极推进公共卫生、生物安全、生态文明、科技创新、防范风险等重要领域立法,健全国家治理急需的法律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的法律制度,以良法善治保障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发展。
以法治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凝聚起现代化建设的磅礴伟力。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涉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习近平法治思想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必须紧紧围绕保障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来进行,让法治建设和法治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体现在立法司法执法守法各个方面,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措施,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依法纠正重大冤错案件,完善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国家赔偿等制度,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公正司法,守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上一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法治保障
下一篇:活跃资本市场需多方发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