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7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旬 刊
邮发代号:14-269
每册定价:2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kxjscxzzs.cn
投稿邮箱:kxjscx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首届“良渚论坛”——谱写文明交流互鉴的新篇章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05日

12月3日,首届“良渚论坛”在浙江省杭州市举办。习近平主席向首届“良渚论坛”致贺信,并强调“希望各方充分利用‘良渚论坛’平台,深化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明对话,践行全球文明倡议、加强文明交流借鉴,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推动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相互成就,促进各国人民出入相友、相知相亲”。

在首届“良渚论坛”上,中外嘉宾畅所欲言、深入讨论,推动中华文明与世界不同文明加强对话、增进共识,推动全球文明倡议从思想理念成为实际行动。嘉宾们表示,良渚遗址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实证,是世界文明的瑰宝,举办“良渚论坛”对于感悟古老文明魅力、保护历史文化遗产、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与交流合作,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一带一路”发端于中国,从亚欧大陆延伸到非洲和拉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在“一带一路”,上百种语言共存,各国各地区拥有不同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越是如此,越需要文明交流互鉴、促进民心相通,要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

在首届“良渚论坛”上,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秘书处关于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联合声明》。

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国际博物馆联盟、国际艺术节联盟、国际图书馆联盟、国际美术馆联盟、旅游城市联盟代表围绕推进“一带一路”民心相通,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作主旨发言。

墨西哥城剧院系统负责人安海尔·安科纳·雷森德斯表示,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旨在促进文化交流合作,促进文明互鉴,很荣幸能参与其中,通过分享各自的见解和实践经验,为文化领域的交流提供机会,为共同发展和学习互鉴作出贡献。

“推动不同文明对话是深化国际合作的必由之路。”希腊伊拉克利翁考古博物馆馆长史黛拉·克莱索拉克表示,希腊和中国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两大文明发源地。两国都可以从对彼此文化遗产的认同和相互欣赏中受益良多。

丝绸之路国际图书馆联盟代表、卡塔尔国家图书馆执行馆长陈慧心表示,作为文化宝库,图书馆书架上摆放的并不仅仅是与当地文化相关的书籍,还有超越地理界限、踏上前往世界各地的旅程、展示不同文化的书籍。图书馆还是提供各类活动的平台,供人们进行有意义的对话和分享。所有这一切都有助于培养欣赏和尊重他人观点的个体,促进对文化的理解,从而形成包容和尊重不同观点的社会。

“人文艺术交流在国家、民族和人民之间的对话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乌兹别克斯坦美术馆首席专家萨奥达特·鲁基耶娃表示,丝绸之路国际美术馆联盟将通过举办交流展览、加强科研人员之间的互访和研究交流、互派艺术家到联盟国家进行艺术创作等方式,促进相互理解、相互尊重。

杭州市委常委、余杭区委书记刘颖表示,作为首届“良渚论坛”的举办地,余杭有责任有义务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积极探索,主动融入服务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当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者、全球文明倡议的践行者。余杭将以成功举办首届“良渚论坛”为契机,纵深推进良渚文化大走廊建设,坚持开放包容,积极组织开展国际人文交流活动。


杂志社地址:中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和兴商厦A-2603(1506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