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科普事业中心
编辑出版:《科学技术创新》杂志社
创刊时间:1997年
开本尺寸:大16开
语言种类:中 文
出版周期:旬 刊
邮发代号:14-269
每册定价:20.00元
发行范围:公开发行
网  址:kxjscxzzs.cn
投稿邮箱:kxjscxtgyx@163.com

本刊声明

       凡投稿本刊的稿件,作者文责自负,确保稿件不涉及保密事项,署名无争议。对于以任何形式侵犯他人著作权的行为,作者应独立承担法律责任,本刊概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来稿凡使用,即视为全体著作权人同意将所投稿 件的复制权、发行权、汇编权、翻译权、信息网络传播权转让给本刊杂志社。本社可以将上述权利转授给第三方使用,特此声明!

编辑部公告

通知:敬请各位作者注意,本刊诚征优秀学术稿件,来稿必须为原创稿,不得抄袭和篡改他人作品。凡是投稿本站正在审核期的文章,请勿一稿多投。审稿期限一般二到三个工作日,作者可以随时在本站作者查稿系统中输入文章编号,查询稿件审核情况。

新时代张大千文化张力拓展与价值实现策略

来源:本刊杂志社        点击: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05日

一、张大千文化内涵与价值

张大千是蜚声全球的大师、中华文化的英才,同时也是巴蜀文化的骄子,被评为四川古今十大文化名人之一[1]张大千文化极具历史、社会特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分和鲜活的载体1899年5月10日,张大千出生于四川内江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曾任南京大学(时称中央大学)艺术系教授作为中国近代绘画史上的“全能大师”他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无所不能,无一不精诗文真率豪放,书法劲拔飘逸,外柔内刚,独具风采[2]。艺术大师徐悲鸿和溥心畲对张大千“五百年来第一人”和“宇宙难容一大千”的赞誉。他在亚、欧、美举办了大量画展,蜚声国际,被西方赞为“东方之笔”张大千一辈子持川腔、做川菜、绘蜀山、署蜀人,为巴蜀文化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张大千文化的丰富内涵既有艺术作品的多样性,还有在中国艺术的传承中将传统与创新完美融合。在20世纪中国特定的历史文化与时代背景下,张大千本于中国传统士人的文化特性,创立“大风堂派”,形成泼墨与泼彩独特风格为中国书画艺术的传承创新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大千文化载体内容丰富,既有精神层面的人生履历、思想理念、社会贡献、价值观等,也有物质层面的书画艺术作品、遗物、旅居旧址有着唯一性、独特性的资源禀赋以及内涵丰富的精神价值。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在分析现代文化消费需求的基础上将张大千文化资源转变成为文化资本,将文化需求转化为文化供给延伸文化产业链,提供沉浸式文化体验,推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创旅游产品,如张大千文化主题的图书、动漫、游戏、伴手礼等实现张大千文化价值

 

二、张大千文化张力拓展与价值实现的意义

名人文化是一个区域发展文化产业构建及传播文化品牌的重要资源,新时代名人文化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四川省自2017年开始实施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工程杜甫草堂文创馆、武侯祠文创馆、三苏祠文创街区等依托名人故居纪念馆博物馆等展示名人文化资源整合文博、文创产业链积极探索名人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

从文化价值的社会产物属性——事物属性和关系属性来看,张大千文化张力拓展与价值实现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通过拓展张大千文化的事物属性,满足新时代的文化消费需求。今,文化消费已经成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文化消费的“静态展示、有限参观”的单一模式,多元化、互动交流的“公众参与、文化消费、趣味消费”等模式受到大众的欢迎。新时代文化消费的新内涵,以及转型升级的发展趋势对于张大千文化事物属性的多元化、多角度呈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探索文化张力拓展与价值实现的有效途径,使张大千文化丰富的内涵与物质载体有机结合,转变为可感知、可触摸、可回味的文化产品。二是发展文化创造能力,实现张大千文化的推广与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紧密结合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3]20世纪50年代,张大千在全球各国举办画展、举行讲演,宣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争得了巨大荣光,也获得巨大的国际声誉为张大千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传承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通过文化张力拓展与价值实现可以为体现并不断丰富张大千文化的时代价值提供思路,同时也为如何传承和弘扬具有当代价值的张大千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提出具体的行动路径。

 

三、张大千文化张力拓展与价值实现路径

张大千文化是内江的特有文化标志和宝贵遗产,旅游开发价值和潜力巨大。通过以文兴文文化张力拓展实现“以文兴业”“以文兴市”的多元化价值,将进一步扩大内江文化资源品牌影响力,极大增强内江文旅产业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变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以文兴文:建设大千故里文化品牌

内江是张大千的家乡,张大千文化资源底蕴深厚,是张大千文化张力拓展与价值实现的“主战场”。近年来,内江通过挖掘张大千文化内涵当代文化价值创新文化体验模式等方式构建大千文化故里文化品牌,并与城市发展融合打造独特色张大千文化观光和文化休闲集聚区,张大千文化特色充实内江文化名片内涵,增强了内江地域文化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沱江之畔的大千园旅游景区内,依山势而建的张大千纪念馆、张大千美术馆和张大千博物馆构成了内江的文化地标,每年吸引游客超过60万人次[4]

张大千文化价值与文化功能是内江构建地域特色文化品牌的宝贵资源,对于内江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内江地域文化品牌建构和传播尚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呈现出文化品牌定位不清晰、品牌认知度低、核心内涵体现不足等问题。张大千是内江认同度很高的文化名片提升发展内江城市文化内核、增强城市文化品牌竞争力的资源基础通过延伸文化张力拓展空间,实现文化价值的当代阐释与传播不仅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保护,更有利于以文兴文”,引入市场化运营张大千文化艺术,带动城市公共文化事业发展实现文化大众化促进文化融入国民生活擦亮内江“大千文化”城市名片。推动内江文博机构与国内外大型文博文创等单位合作,共同探讨“大千文化”活化传承与推广途径。借助张大千的国际声誉,以“大千故里”为核心品牌构建内江市文化旅游市场口碑,围绕张大千博物馆形成“文化内江”的圈层结构,大千文化资源联动区域内相关文化资源,形成内江文化生态发展链,在给旅游者带来高度沉浸参与体验的同时,丰富游客的审美体验与精神获得。

以文兴业:特色产品推动业态融合

内江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张大千是内江历史文化名人中最富盛名、最有影响力的代表。目前内江文化旅游还限于资源的初级开发,对文化旅游资源成为文化旅游产业价值实现的创新路径认识不足,文化审美休闲、文化产品交易、文化产业参观学习以及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还较少,游客缺少对内江蕴涵丰富且历史悠久的文化底蕴的感受和体验,导致游客的重游率不高。张大千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文遗产,是内江独特的文化血脉和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它承载着特定的历史记忆[5],体现出厚重的文化底蕴,具有参观、寻迹、体验、教育等多种文化旅游价值进一步丰富并提升内江旅游业的文化内涵,可以选择张大千文化研学旅行、大千美食产品的开发重点突破,通过特色产品推动业态融合有力保障内江旅游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1、张大千文化研学旅行

张大千丰富的游历完美体现了研学旅行的核心思想。张大千认为,行万里要比读万卷书更为重要先后五上峨眉山,四上黄山,二游华山、桂林阳朔、罗浮山、还到了西康(今西藏)、嘉峪关、泰山、衡山、嵩山、雁荡山、天目山、五台山、长江、黄河、新安江、洞庭湖、太湖、洪湖、东湖,足迹遍布祖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6]张大千一生见多识广“老夫足迹遍天下”先后在印度、香港、阿根廷、巴西、美国、台湾等地居住。五十年代还穿梭于美、欧、亚之间。曾赴法国、英国、意大利、西德、希腊、瑞士、西班牙、比利时、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韩国、日本等游玩和办展。

文化研学旅行市场潜力大,目标消费者群体范围广一项针对研学目的地选择的调查显示,最喜爱的两类目的地是自然生态类及历史文化《内江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将内江打造为成渝地区研学旅游((实践)新高地的发展目标,为张大千文化研学旅行带来重要发展机遇。内江目前已建成市级以上研学营地1个,基地16个,开发特色研学课程30余项研学旅行发展基础较好。目前,大千文化研学活动主要在省级研学旅行基地——大千园旅游园区开展。园区为纪念一代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弘扬内江书画文化而修建,占地面积280亩,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大千园旅游景区在2022年成为内江首批研学实践基地并开始艺术培训课程成都市文化馆开设“走进张大千”系列研学之旅,课程包括:《生平:张大千的龙门阵》《师古:张大千藏品阅读》《师心:张大千工笔技法鉴赏》《师自然:张大千的泼墨山水传奇》,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好评。

名人文化研学旅行是教育、旅游与文化三个产业的融合,因此需要挖掘张大千文化独特性,将其文化资源向研学旅行产品进行转化开发张大千文化研学产品,把传统文化、科普文化、科学文化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了解张大千深厚的书画艺术文化底蕴丰富有趣游历轶事如将张大千的人生履历书画艺术成就、国际文化交流内容的讲述转变为主题性、探索性趣味活动。例如,以张大千书画创作或游历为引,串联起各地自然与人文景点。跨区域建设张大千研学产品开发联盟,如与夹江大千纸故里研学园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围绕古法造纸72道工序大千古法造纸技艺等开设研学课程。

2、大千美食

当前,内江市围绕建设成渝地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发展目标,规划建设环甜城湖大千艺术主题的‘夜经济’商圈,布局一批内江特色文化新业态产品,如大千文化主题民宿、景区演艺等。美食与地域风土人情相互交织,是展示自然、历史、民俗文化等的舞台,是增加新业态有效供给、吸引新消费的有效手段。大千美食是内江特色美食之一,有大千菜肴多姿多彩,大千风味变幻无穷”的内容优势,为多角度呈现大千美食文化的内涵特征、整合与延伸“大千美食+文旅”产业链提供了资源基础。

张大千生平有两大嗜好:一是讲求吃,二是爱听京戏。他认为吃是人生的最高艺术,曾经说过:以艺术而论,我善烹饪,更在画艺之上。他不仅博食中国美味,遍尝世界佳肴,还结合中国书画艺术创造大千菜,讲究色、香、味、形特别是将海鲜、冬菇、肉类、时鲜蔬菜及干菜做成的大杂烩改名为雅致的相邀,成为一时的美谈。张大千创制的大千鸡块、大千樱桃鸡、大千干烧鱼等闻名海内外。大千风味主要有三种。一是结合内江的“九大碗”,但在材料的选配和味道的组合上更高档、更丰盛,如粉蒸肉既有川味又有家乡味二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不断改进前人的做法,像大千干烧鱼既有传统的作料,又加入不同的辅料,变换做法三是广采博纳,兼收并蓄,其白砍鸡就是不用单一的一个味,而是多个味融合。

大千美食产品的开发与品牌打造需要深入挖掘提炼张大千的思想精髓和书画艺术精华,凝练时代所需的精神价值,将其文化资源转变成为符合当前旅游市场需要的文化消费产品。首先要充分掘大千菜文化底蕴并结合新时代的需求提升大千菜的品质和文化内涵,加强对大千菜传统美食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在传统烹饪技艺的基础上,进行大胆创新、改造,不断开发新的菜品、菜式。其次,整合各方资源,打造大千菜品牌。系统梳理大千菜的起源、特色、技艺、名厨、名菜、名宴、名店等政企校地合作培养提高餐饮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和素质,开展“大千美食示范店”等品牌创建与美食评选活动,推动服务性消费转型升级。最后,运用全媒体手段汇聚流量,以多元化的视听体验,生动展现大千美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鼓励企业推出“美食网红打卡地”,通过“线上+线下”交互式直播,情景推介短剧、灯光秀表演等,打造“网感十足”、接地气的大千美食。

 

以文兴市建设成渝双城经济圈关键节点城市

内江作为成渝发展主轴中心城市,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是承接川渝、联通巴蜀的必经之地。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重大战略部署,对地处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轴线上关键节点的内江发展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为发挥内江资源优势和产品发展潜力加快内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当前,内江围绕《内江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的“成渝地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建设目标,全面发挥文旅产业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中的引擎作用以文化旅游产品迭代升级推动健康、工业、会展等新产品新业态的落地实施张大千文化是内江丰富的人文景观文博场馆建设中重要的资源禀赋,应通过构建传统内涵与现代精神相结合、本土特色与国际气魄相统一的张大千文化景观体系充分彰显内江城市文化个性大力发展夜间经济全面打造“夜内江”品牌过程中,挖掘提炼张大千文化内涵,在城市风貌建设、景观打造中形成清晰的文化脉络助推成渝地区夜间文化旅游消费集聚区建设建立基于互联网的张大千文化资源共享与服务平台,通过云连接、云操作、云存储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对张大千书画艺术作品进行采集挖掘、数字化加工及形象呈现。研发系列文创产品,进行形象化、主体化、产品化设计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彰显当代文化意义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提升内江文旅产业的影响力、吸引力、供给力和产业竞争力。

 

四、结论

张大千文化内涵丰富,其背后承载了宏大历史背景和特殊乡土文化,文化内涵深厚,文化载体类型丰富,具有广阔的文化张力拓展潜力,其蕴含的文化价值很容易为公众认可和接受。张大千文化的张力拓展与价值实现需要市场运营的思维和手段建设大千故里文化品牌,通过历史记忆、文化记忆、精神记忆多元化的视角“以文兴文”拓展张大千文化张力。选择张大千文化研学旅行、大千美食特色产品推动业态融合以文兴业”推动内江文旅产业积极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以文兴市延续张大千文化发展脉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进一步扩大内江文化资源品牌影响力


杂志社地址:中国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西大直街和兴商厦A-2603(150600)
您是本站第 位访问者